经常漏尿?杜绝“社交癌”其实很简单-佛山福爱嘉妇科医院
2022-08-03 10:11:06
一咳嗽就——漏尿
一打喷嚏——漏尿
开怀大笑——漏尿
运动时也——漏尿
……
成为妈妈固然欣喜无比
但有多少人了解
产后女性的“尴尬”与“无奈”
尿失禁:也即通常说的“漏尿”,按发病原因、临床症状,可分为:压力性尿失禁、急迫性尿失禁、混合型尿失禁等。
其中以压力性尿失禁最常见,多发生于大笑、咳嗽、打喷嚏、运动或其它体力活动时,腹压增高,尿液不受控制地从尿道流出来。
调查显示,成年女性发病率占18-20%,高发年龄段为50-59岁。很多人觉得“漏尿”难以启齿,选择默默忍受。为了避免尴尬,有的人悄悄用起了成人纸尿裤,但尿液长期浸渍容易引起会阴部湿疹、皮炎,严重时可造成泌尿系统病变,雪上加霜。
妊娠期子宫重量增大,压迫膀胱,加上孕激素和松弛素的作用,导致盆底肌损伤,出现压力性尿失禁。
分娩时由于肌肉长时间处于紧张状态,控制膀胱收缩的肌肉疲劳后功能下降,此外分娩也会损伤外阴神经等用于支配膀胱的神经,造成膀胱、子宫脱垂,最终影响尿失禁。
妇科手术(诸如子宫切除术),女性的子宫与膀胱共用一部分的肌肉与韧带等组织,当子宫切除后,也会间接损伤用于帮助支撑的膀胱肌肉和韧带,造成尿失禁。
跑步、打球、深蹲、举铁等剧烈运动。
久站、久坐、久蹲、憋尿、重体力劳动者等。
避免久站、久蹲,强度过大的运动、重体力劳动等。规律饮食,良好排尿、排便习惯,控制体重等。
坚持主动训练,锻炼盆底肌肌力和耐力,恢复盆底肌的控制力。
通过医生的专业检查评估,找出问题的根源,针对性制定诊疗方案。
通过电刺激及生物反馈技术的治疗增强盆底肌肉的力量,提高尿道闭合压以改善控尿能力。产后女性治疗的“黄金期”是产后42天到6个月。
自我锻炼控制排尿的尿道周围肌肉及辅助排尿的骨盆底部的肌肉,增强尿道括约肌张力。
建议女性朋友在产后尽早进行盆底康复治疗,通过凯格尔训练、低频电刺激治疗、生物反馈治疗、磁刺激等,避免尿失禁和盆腔脏器脱垂。
如果产后没有及时进行盆底肌的锻炼和康复治疗,随着年龄增大和激素水平下降,到50岁左右绝经,将面临尿失禁高发期。原本简单短期有效的盆底肌训练、物理康复治疗将显得“力不从心”,不得不通过手术介入治疗。
我院开展盆底筛查及治疗、产后康复、私密整复、体重形体管理、骨盆及脊柱矫正、盆腹运动、女性性功能障碍等项目,如有需要可扫码关注嘉嘉,留言咨询预约。
祝您健康!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