矮小症:一种可以治疗的内分泌疾病(下)-佛山福爱嘉妇科医院
2022-08-05 11:14:14
上期我们分享了关于
矮小症的定义、分类、病因
这一期从——
『身高发育影响因素』
『如何预防和治疗』
等方面接着来了解矮小症
种族、家族、性成熟的早晚、对营养的需求、对疾病的抵抗等,遗传对孩子身高的影响大概占了70%。
营养、情绪、疾病(高血压、妊娠毒血症、糖尿病、感染)、畸形(子宫、胎盘异常)、药物摄入、烟酒等。
急性疾病使体重下降、慢性疾病影响身高和体重,如慢性贫血、肾脏疾病、甲状腺功能低下、生长激素缺乏等。
孩子的睡眠、营养、运动、居住环境等也会影响长高。
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性激素等。
孩子在学龄期时,往往会因身高与周围同学的对比而产生强烈的自卑心理,或是悲观、抑郁、暴躁等等。
孩子在外会表现出交往不良和社交退缩,变得内向、孤立、不合群,在集体活动和社交能力方面落后于其他儿童。
部分矮小的孩子身体免疫力差, 抗病能力弱,很容易生病。
一些甲状腺功能低下导致的矮小患儿可能会伴有智力问题。
部分专业对身高都有一定的要求,所以会导致矮小症患者在求职择业时受限。
孕前应做好各项检查,孕期保持良好心态和充足营养,以免引起宫内发育不良。
2岁前为生长发育的快速时期,应注意营养均衡、时刻预防相关疾病,临床上多使用生长曲线来观察儿童发育是否符合正常生长规律,一旦发现异常,应及时去医院诊治。
在生活当中,要加强孩子的体育锻炼,增强身体素质、减少生病让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合理安排饮食,保证充足的睡眠给孩子提供良好的心理成长环境定期带孩子做体格检查等。
运动对儿童身高增长有明显益处,它可以加快全身血液循环、改善肌肉和骨骼系统的营养,促进骨骼的生长。家长最好帮孩子养成热爱运动的良好习惯,例如跳绳、篮球、羽毛球、游泳等但也要合理运动,过高强度的运动量反而会增加孩子的关节负担、抑制孩子的生长发育。
生长激素在睡眠状态下的分泌量是清醒状态下的3倍左右,生长激素分泌最旺盛的时间是从晚上10点至半夜2 点,因此家长最好不要让孩子超过10点睡觉并且睡眠时全身的肌肉处于放松状态,有利于关节和骨骼的伸展,所以每晚要保证孩子有8小时以上的睡眠时间。
孩子的精神状态和心理健康是影响生长发育的重要因素,家长需要为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要注重居住条件、阳光空气、水、生活习惯、文化教养、医疗保健服务、良好的家庭氛围等。
矮小症的治疗方式取决于病因、矮小程度和对身高增长的预期值,可通过生长激素等药物治疗,或根据发病原因的不同进行相应的手术治疗和原发病治疗改善,同时需针对患儿进行相应的心理疏导。
自1985年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上市以来,生长激素用于治疗生长激素缺乏症和各种非生长激素缺乏症的矮小症患者得到了广泛应用。目前比较常见的生长激素制剂有粉剂和水剂。
它的适应症有∶生长激素缺乏症、慢性肾功能衰竭、先天性卵巢发育不全、Turner综合征、Prader-Willi综合征、小于胎龄儿和特发性矮身材等。
矮小症在临床上强调“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孩子的年龄越小,骨骺的生长的空间及潜力越大,对治疗的反应越敏感,效果也就越好。5-16岁是矮小症临床治疗的黄金时间,治疗应持续至骨骺愈合为止。
身材矮小除了影响孩子成年后的身高,还会对孩子的心理健康造成危害,这些孩子常常有退缩自卑、不合群的性格特征,他们的社会适应性也会远远低于同龄的儿童,在未来孩子的就业婚姻等生活质量上也会产生重要的影响。所以如果发觉孩子有矮小症的症状,家长应该尽早带孩子到正规的医院和专业的儿科矮小门诊进行就诊。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