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肌瘤会“变性”,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对待?-佛山福爱嘉妇科医院
2022-09-06 14:52:01
会“变性”的子宫肌瘤
子宫肌瘤是妇科常见疾病,有时我们会在超声检查报告中提示“肌瘤变性”,有些患者表示不理解或者焦虑,其实,子宫肌瘤“变性”是指子宫肌瘤失去了原有的典型结构,那么超声声像图也就会发生一定改变。大多数情况下,肌瘤变性是良性的。这里为大家简单介绍常见的几种变性:
1. 玻璃样变:又称透明变性,最常见。肌瘤剖面漩涡状结构消失,为均匀透明样物质取代。
2. 囊性变:玻璃样变继续发展,肌细胞坏死液化就可发生囊性变,此时子宫肌瘤变软,肌瘤内出现大小不等的囊腔,内含清亮无色液体,也可凝固成胶冻状。
3. 红色样变:多见于妊娠期或产褥期,为肌瘤的一种特殊类型坏死。发生机制不清,可能与肌瘤内小血管退行性变引起血栓及溶血,血红蛋白渗入肌瘤内有关。患者表现为剧烈腹痛,恶心、呕吐、发热、白细胞计数升高,检查发现肌瘤迅速增大、压痛。肌瘤剖面为暗红色,如半熟的生肉,有腥臭味,质软,旋涡状结构消失。
4. 肉瘤样变:肌瘤恶变为肉瘤少见,仅为0.4% ~0.8%,多见于年龄较大妇女。如果肌瘤在短期内迅速长大或伴有不规则出血者应考虑恶变的可能性。若绝经后妇女肌瘤增大更应警惕恶性变可能。肌瘤恶变后,组织变软而且脆,切面灰黄色,似生鱼肉状,与周围组织界限不清。
5.钙化:多见于肌瘤蒂部细小、血供不足的浆膜下肌瘤以及绝经后妇女的肌瘤。常在脂肪变性后进一步分解成甘油三酯,再与钙盐结合,沉积在肌瘤内。X线摄片可清楚看到钙化阴影。
子宫肌瘤应该做哪些检查?
妇科B超:
(1)经阴道妇科B超检查最常用,但对超出盆腔的肿物、肥胖及无性生活女性适用传统的经腹壁妇科B超检查。
(2)经直肠妇科B超检查可用于不宜行经阴道妇科B超的患者,如阴道出血、阴道畸形、阴道萎缩、阴道脱垂及无性生活的女性。
(3)宫腔三维妇科B超的图像逼真,能明确肌瘤与子宫内膜及肌壁的关系,对肌瘤大小的估测值也较二维超声更可靠,对较小的黏膜下肌瘤诊断敏感性更佳,但费用较高。
(4)腹腔镜妇科B超是配合腹腔镜手术的一种新的检查途径,可帮助术者确定最佳的子宫肌层切口位置,并有助于发现直径0.5cm左右的小肌瘤。
盆腔核磁共振检查:
MRI具有软组织分辨率高、空间三维成像等优点,能清楚显示肌瘤的数量、大小、位置及与宫腔的关系,特别是对于多发性及较小的子宫肌瘤。子宫肌瘤的MRI信号特征是T1加权成像(WI)信号强度与正常肌层相似,在T2WI为很低的信号;伴坏死、液化或玻璃样变性时,可表现为T2WI高信号;伴出血时,T1WI、T2WI均表现为不均匀高信号。
诊断性刮宫:
通过探针探测宫腔深度和方向,感觉宫腔形态,了解宫腔内有无肿块及其所在部位。同时刮取子宫内膜病理检查,以便排除其他内膜病。
超声检查:
这是目前常用的辅助诊断方法,通过B超检查了解肌瘤的生长部位、数目以及肿瘤内部是否均匀或液化、变性等。超声检查既有助于诊断子宫肌瘤,并为区别肌瘤是否变性提供参考,又有助于与卵巢囊肿或其他盆腔肿块的鉴别。
腹腔镜检查:
当肌瘤需与卵巢囊肿或其他盆腔肿块鉴别时,就可通过腹腔镜打孔,关注子宫的大小、形态、肌瘤生长部位及性质。
子宫肌瘤要做哪些手术?
子宫肌瘤的手术方式包括子宫肌瘤切除术和子宫切除术,大致情况如下:
1.子宫肌瘤切除术:
适用于希望保留生育功能的患者,包括子宫肌瘤经腹剔除,黏膜下肌瘤和突向宫腔的肌壁间肌瘤在宫腔镜下切除,棘突入阴道的黏膜下肌瘤阴道内摘除,术后有残留或复发的可能。
2.子宫切除术:
适用于不要求保留生育功能或疑有恶变者,可进行子宫切除术,包括全子宫切除和次全子宫切除,术前应该进行宫颈细胞学检查,排除子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或宫颈癌,发生于绝经、围绝经期的子宫肌瘤,要注意排除合并子宫内膜癌,手术可经腹、经阴道、经宫腔镜、经腹腔镜进行。
若选择腹腔镜手术行肌瘤剔除或子宫次全切除,需要使用粉碎器取出切除的肌瘤、子宫体。因此,术前应尽可能排除子宫肉瘤或合并子宫内膜癌,要跟家属说明风险。
专家介绍
若选择腹腔镜手术行肌瘤剔除或子宫次全切除,需要使用粉碎器取出切除的肌瘤、子宫体。因此,术前应尽可能排除子宫肉瘤或合并子宫内膜癌,要跟家属说明风险。
邢荣丽 | 主任医师 邢荣丽,主任医师、妇产科主任 专业擅长: 熟练掌握妇科常见病、多发病及急腹症的诊治。擅长各种月经失调、子宫肌瘤、卵巢肿瘤等一系列疾病的诊治,能熟练应用宫、腹腔镜技术诊治人流术后月经失调、宫腔粘连、子宫纵隔切除术、节育环嵌顿、宫腔异物残留、内膜息肉、粘膜下肌瘤、瘢痕妊娠电切术、各种宫外孕手术、输卵管绝育术,输卵管吻合术、Cook导丝介入疏通输卵管近端阻塞、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症、宫颈癌前病变诊治(LEEP刀)等多种妇科疾病。
祝您好孕!
·END·